服务热线18562255186

对标华为车BU 吉利亿咖通发千元级激光雷达:高阶智驾芯片碾压英伟达

时间:2024-11-03 17:08:14 作者: 天博下载链接

  并且不是别人,正是擅长多赛道布局的吉利,刚刚通过旗下的亿咖通,发布两颗自研激光雷达。

  一颗半固态192线线,直接逼近行业领先水平,并且今年就能实现量产上车,成本降至千元级。

  首先是长距离半固态的192线激光雷达,最远探测距离300m,以及能实现180m@10%反射率的测距能力,大多数都用在车顶,作为主激光雷达使用。

  并且这颗激光雷达视场角为120度x25度,水平方向可以生成666个像素点。

  而另外一颗短距全固态激光雷达,最远探测距离为50m,能轻松实现40m@10%反射率的测距能力,大多数都用在车辆两侧,作为补盲的激光雷达。

  并且,短距激光雷达中使用的SPAD阵列、VCSEL阵列、激光驱动器IC均是亿咖通自研,也就是激光雷达核心的探测器和激光器模块。

  亿咖通CEO沈子瑜表示,在这两款激光雷达上公司其实投入了大约三、四年的时间,目标是实现激光雷达全面定制化和全面自研,由此能够把性能做到极致,同时BOM成本也压缩到极致。

  根据亿咖通透露,这款短距激光雷达成本可以降到100美元(约720元),长距激光雷达则是200美元(约1440元)。

  高性能、低售价,是亿咖通激光雷达强调的重点,并且今年年底将实现量产,搭载极星车型上市。

  而激光雷达是亿咖通在扩展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产品线的新尝试,这次发布时当然也没落下亿咖通的老本行芯片。

  龍鹰一号是亿咖通的发家芯片,大多数都用在智能座舱,而这次则发布龍鹰系列的智驾芯片龍鹰智驾AD1000。

  采用7nm技术,达到车规级,CPU算力为250KDMIPS,NPU算力为256TOPS,官方称拥有高集成度、高算力、高感知能力、高易用、高安全和丰富接口六大特点。

  并且,龍鹰智驾AD1000支持多芯片协同,1颗最高支持L2++高级智驾,2颗支持L3,4颗支持L4。

  官方还拿来和国际某N开头厂商做个对比,(英伟达:直接报我身份证号得了),表示龍鹰智驾AD1000 CPU能力比N家产品高10%,NPU能力高100%,图像信号处理(ISP)能力高160%,NPU本地存储空间多185%,拥有更高性能。

  首先是基于骁龙SA8255P的阿特拉斯计算平台,以及基于SA8295P的派克计算平台。

  并且亿咖通表示,阿特拉斯平台不仅能作为智能座舱平台,功能还可以扩展至舱行泊一体平台,也就是支持座舱、行车以及泊车域系统,最高支持基础L2级智驾能力。

  而派克计算平台同样基于车规级5nm芯片,GPU算力达到2.9TFLOPS,NPU算力达到46TOPS,对图形的渲染能力、智能座舱交互能力等更强。

  所以派克计算平台能支持车机沉浸式3D HMI,实时渲染3D场景,同时保证交互性。

  同时,派克计算平台不仅能像阿特拉斯平台一样扩展为舱行泊一体平台外,还支持应用AI大模型,拥有更强的交互能力。

  除了基于高通座舱芯片打造的两款平台,亿咖通还基于高通才发布不久的骁龙8s Gen3芯片,推出另一款性能更高的平台乔戈里计算平台。

  使用乔戈里计算平台的车机最高支持8K分辨率,并且硬件支持光线FPS,车机更高清。

  同时,乔戈里计算平台还能支持端侧部署100亿参数的大模型,比如大语言模型、大视觉模型、生成式AI,给用户所带来更好体验。

  另外,亿咖通之前发布过的安托拉1000和安托拉1000Pro计算平台,原本大多数都用在智能座舱,现在均扩展成舱行泊一体的计算平台,支持基础L2级智驾能力,可降低20%的方案成本。

  并且,亿咖通表示,自己的智能驾驶系统已经具备高速NOA能力,即将联合主机厂推出全国都能开的城区NOA系统,浙江、江苏、广东和上海四个城市将首批体验。

  SoC芯片方面,有芯擎科技研发的龍鹰系列,包括龍鹰一号和龍鹰智驾AD1000。

  同时,亿咖通还基于这些芯片和外部合作,推出多种智驾和智舱的解决方案,比如安托拉1000计算平台,以及这次的乔戈里计算平台等。

  整体覆盖硬件和软件,为车企提供多种解决方案,官方还表示亿咖通的基础产品已经搭载在全球超过600万辆的车型中,确实有几分“不造车,但帮车企造好车”的意思了。

  激光雷达一般来说包括发射模块、接收模块、扫描模块和信号处理模块,而根据扫描模块的不同,可以将激光雷达分为机械式、半固态和固态三类。

  而这三者各有各的特点,比如机械式虽然能快速提供全景视场,但尺寸很大、成本高,难以达到车规级标准。

  其中的半固态式和固态式,虽然成本低于机械式,但半固态式也会有尺寸大、视场窄等,固态则是探测距离较短等诸多缺点。

  但不可否认的是,激光雷达在探测速度、精度、抗干扰能力方面还是优于其他智能驾驶所需传感器。

  比如4D毫米波雷达常常被誉为是激光雷达替代,性能可以媲美激光雷达的同时,在价格上也更有优势,可以仅需激光雷达成本的1/10。

  但4D毫米波雷达的在地下车库等类似场景下,会产生很多噪点、导致探测精度较低;并且从点云密度来看,4D毫米波雷达的还是低于激光雷达。

  所以也就不难看到,如今国内已经量产的、能实现最高阶智驾能力(城区NOA)的车型,仍然配置了激光雷达,比如华为的问界、智界,还有小鹏、极氪等车型。

  而这些车型,价格无一例外超过20万元。但众所周知,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行情报价区间占比最高的还是20万元以下的市场,尤其是10万-20万元级别。

  不过,亿咖通表示,激光雷达现在正处于“杀价期”。国联证券的研究报告也表示,行业主流公司激光雷达的成本正在不断下探,最高降幅达到72.8%。

  当然,其他方案也在不断进化。比如价格低至激光雷达1/10的4D毫米波雷达在推进量产;大疆带着纯视觉方案将城区NOA成本降至7000元,15万级乘用车也能用上高阶智驾;特斯拉更是完成了纯视觉FSD的北美推送。



上一篇:禾赛发布512线超高清超远距激光雷达AT512

下一篇:中超大连英博VS国安图片共享来波林良铭毛伟杰+朱鹏宇同等框

天博下载链接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店铺二维码 天博下载链接磁致伸缩液位传感器店铺二维码
天博下载链接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logo图片
Copyright © 2019 NADO | All right reserved. 鲁ICP备16037561号
网站地图